近日,農業發展銀行重慶彭水支行組織全體職工及退休黨員一起到位于彭水縣西南部的黃家壩開展了紅色主題教育活動,再走當年紅軍路,尋訪紅色故事,弘揚紅色文化,通過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汲取紅色精神力量,進一步提升隊伍戰斗力和凝聚力,營造了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大院“一張字條”里的軍民情
在解說員的帶領下,來到黃學珍大院紅軍歷史陳列館,這就是“紅軍留言條”的誕生地。1934年5月8日,紅三軍在賀龍、關向應率領下進入貧困的苗漢土家多民族聚居的黃家壩。紅三軍第七師機炮連一排的戰士們在黃學珍老鄉家里,生起火,做了一頓飯。臨走時,戰士們留下6升黃豆作為這家老鄉的補償,并寫下了一張紙條貼在了門板上。字條上寫著:“老板,我們吃了你半壇咸菜,幾根大蔥,燒了你幾根柴,共補償你黃豆六升,紅七師機炮連一排條。”在這張字條里,黃學珍看到了天下貧苦大眾的希望,冒著被殺頭牽連百余戶鄉親的危險,采取定期更換“門神”年畫掩護的方式,把紙條留了下來。留言條體現了當年紅軍紀律嚴明,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廉潔自律的美德。聽完紅軍留言條的故事大家感慨萬分,紅軍戰士是遵章守紀、廉潔自律的榜樣,小故事展現了大精神。
小鎮“紅軍街”上的親民情
一行人一路歌,踏著激動的腳步來到黃家鎮紅軍街,看到的是一片游人如織的景象。80多年前紅三軍司令部就駐扎黃家壩,300米的老街留下了紅色文化印記,如今也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基地。青瓦木窗,古樸莊重,一墻一石階、一窗一門戶都保留著獨有的紅色記憶,訴說著魚水深情。大家來到老街“紅色基因傳習所”里聽了一堂生動的黨課,重溫了長征精神,齊聲朗誦毛澤東《七律.長征》,振奮起不懼艱難、勇往直前的精神狀態。
廣場“紀念牌”前的緬懷情
老街的盡頭是紅三軍廣場,這是80多年前紅三軍司令部位于黃家壩的舊址,廣場上有大幅紅色標語,刻有文字的石壁,還有一尊清光緒八年的廉政示諭六棱石碑。大家靜靜地站在紅軍紀念碑前,用心傾聽紅軍戰士浴血奮戰、劉鄧大軍解放大西南解放軍高級將領為國捐軀的故事,緬懷感受革命軍隊清廉、忠貞、壯烈事跡。走紅軍路,游紅軍街,聽紅軍故事,觀紅軍事跡,感紅軍精神,幾十公里的旅程,大家興致勃勃,意猶未盡。